BASF新型碳化二亚胺改性异氰酸酯预聚体的性质
发布时间:2017/09/06 技术交流 浏览次数:2075
BASF新型碳化二亚胺改性异氰酸酯预聚体的性质
由六种异氰酸酯样品为原料制备的预聚体见表四。传统的BASF多羟基化合物,P2010,用来合成NCO含量15.0%的预聚体。P2010是分子量2000的二醇,由丙稀氧化物生成。
除了81样品合成的预聚体外,其他的预聚体在室温下均为透明的浅黄色液态。81样品合成的预聚体为不透明,牛奶状黄色液态。但是当加热到45℃,81样品合成的预聚体也变得澄清。在碳化二亚胺改性产品中,同2官能度的MDI单体相比,在系统中三官能度的脲眮亚胺更容易生成高分子的低聚物。
含有脲眮亚胺的高官能度的异氰酸酯产品在原料成分的分配过程中更容易生成高分子质量的预聚物。这些高分子的基团在室温下更容易团聚在一起。如果这种团聚物大于1微米,则肉眼可以观察到。但是在高温状态下预聚物将变澄清,这是由于这些大颗粒解聚而且更容易溶解在预聚物和MDI单体中。
预聚体的老化稳定性
通过检测储存在高温下的预聚体的粘度变化是一种评价长期保质期的很方便的方法。表4中的预聚体放在50℃烘箱中放置4周,图4给出了每周粘度的变化线。结果表明,任何碳化二亚胺改性MDI作为原料的预聚体都可以获得稳定的产品。在以前的实验中,一种不稳定的预聚体在24小时的老化实验中粘度增加了一倍。所以,在50℃老化一周后的实际结果可以得到。5143,81,218的预聚体粘度在开始的时间内仅仅增加了大约20cps。
粘度的变化量需要4个星期的老化来进行阐明。值得注意的是老化时间比普通的实验要长的多。5143和218在一周后粘度变化率相同,219和MM103的粘度变化率一周后相同,那种竞争力的产品2周老化后则表现出了相同的粘度变化率并在以后的实验中保持了稳定。81则在两周老化后粘度未发生变化,但是第三周的粘度变化率大于其他的几种样品,后两周粘度从1600cps变化到2100cps。